煤层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高效开发的核心挑战在于深刻理解气体在煤基质中的吸附解析行为。这一过程直接决定了气体的赋存状态、运移规律,并最终左右着煤层气提高采收率的成功与否。传统的体积法、重量法等测试手段虽广泛应用,却难以避免样品破坏、测试周期漫长、无法实时观测等瓶颈,制约了对吸附解析动态本质的精准把握。
在此背景下,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凭借其革命性的优势,为煤层气吸附解析研究开辟了崭新路径。它无需侵入样品内部,仅通过探测煤孔隙中水或气体分子(主要是氢原子核)的核磁共振信号,即可实现吸附态与游离态气体的精准定量与动态追踪。其核心在于利用气体分子在吸附态(弛豫快)与游离态(弛豫慢)下迥异的T2弛豫时间特性,构建起解析气体赋存状态的无损“透视窗口"。
与传统方法相比,低场核磁技术的价值尤为凸显。传统手段局限于提供静态平衡数据,难以捕捉吸附解析的动态过程及滞后效应;而低场核磁技术则能在模拟储层温度压力条件下,对同一块煤样进行全过程、原位、连续的实时监测,完整描绘吸附等温线、解析动力学曲线,揭示煤基质孔隙结构、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气体赋存与运移的复杂影响机制。这种对微观动态过程的深刻洞察,正是破解煤层气提高采收率难题、优化降压策略与井网部署的科学基石。
煤层气吸附解析分析仪,正是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深度应用的结晶。集成了精准的温压控制系统与高灵敏度核磁共振探头,核心优势在于其非侵入、无损分析能力——完整保留煤样原始结构,实现单一样品的多次重复测试。其精准定量特性,不仅能区分吸附气与游离气,更能定量解析不同孔隙(微孔、中孔、大孔)中的气体分布。实时动态监测功能完整记录吸附解析全过程,揭示动力学规律。同时,仪器具备广泛适用性,可适应不同煤阶、水分含量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样品分析需求。
产品型号:MacroMR12-150H-I、MacroMR12-150H-HTHP(40Mpa-PMMR)、MacroMR12-110H-I
磁场强度:0.3T±0.03T
磁体均匀度:≤50ppm
磁体形状:C型开放式
进样方向:横向/纵向
1. C型空间,进样轻松无压力
专为大样品设计,适应直径1-4英寸的岩心样品
2. 高精度恒温探头,先进梯度系统
数据采集稳定可靠,实现更多功能,更好的成像效果
3. 种类丰富的附件扩展
多规格岩心夹持器和样品腔
实现各种真实环境(温度、压力、流体、气体等)的模拟
产品功能
T1 / T2 弛豫谱测定,T1 / T2 / 质子密度加权像
温度、压力、流体场的施加(需要附件支持)
· 孔隙度/孔径分布
· 含油/含水饱和度
· 可动/束缚流体饱和度
· 渗透率
· 润湿性评价/分层含水率
压裂过程裂缝发育定量测试分析
酸化过程孔隙发育在线分析
聚合物驱、化学驱替在线测试分析
油水两相高温高压可视化驱替实验分析及评价
负载(围压/水压)条件下微观孔渗参数分析
三轴压缩损伤分析
渗吸过程及特性分析
页岩气/煤层气等温吸附解吸
CO2 竞争性吸附实验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分解
气水两相动态驱替分析
超临界CO2 压裂/置换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