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列表PRODUCTS LIST
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PSA 胶水(压敏胶)的应用极为广泛,从胶带粘贴到产品组装,都离不开它的身影。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PSA 胶水常会出现老化现象,其中气泡的产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影响胶水的外观,更会严重削弱其粘接性能。那么,PSA 胶水为何会在老化过程中产生气泡?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探究其内在机理的有效手段。
要解答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 PSA 胶水的结构特性。PSA 胶水属于高分子材料,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着硬段(交联段)、中间相和软段(非交联段)。硬段如同胶水结构中的 “骨架",赋予胶水一定的硬度和内聚力,硬段比例越大,胶材料越硬,内聚力越大,在剥离时就越不易产生残胶;而软段则像 “填充在骨架间的弹性体",决定了胶水的柔软度和粘附力,软段比例越大,胶材料越软,对表面的粘接也就越紧密。这两种链段的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 PSA 胶水的性能。
当 PSA 胶水发生老化时,其分子链段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而导致气泡的产生。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快速判断这些链段的运动状态,为我们揭示老化的奥秘。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磁场中扰动氢原子,然后聆听它们恢复过程中的信号。由于高分子材料中硬段(结晶段、交联段)的氢原子和软段(非晶相、非交联链段)的氢原子的恢复时间存在差异,且恢复时间由快到慢依次对应硬段到软段,仪器通过接收并分析这些信号,就能判断出高分子链段中不同运动类型的氢原子的种类及其比例。
通过对 T2 弛豫谱图的反演,我们还能够进一步获知体系中硬段(交联段)、中间相、软段(非交联段)的比例以及弛豫时间。在 PSA 胶水老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硬段比例上升、软段比例下降的情况。硬段比例增大,意味着 T2 弛豫时间缩短,胶水会变得更硬,内聚力增强,但同时也会使胶水的柔韧性下降。此时,胶水内部的应力分布发生改变,原本紧密结合的结构可能出现缝隙。另外,老化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一些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子在胶水内部聚集,当它们无法及时扩散出去时,就会形成气泡。
相反,如果老化过程中软段发生过度降解,导致软段比例异常降低,硬段之间的连接变得脆弱,胶水的整体结构稳定性下降,也可能在内部形成空洞,进而发展为气泡。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通过对链段比例和运动状态的监测,能够清晰地捕捉到这些变化,从而帮助我们准确判断 PSA 胶水老化产生气泡的原因。
综上所述,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凭借其对高分子材料链段的精准分析能力,为我们理解 PSA 胶水老化产生气泡的机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借助这一技术,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改进 PSA 胶水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提高其抗老化性能,减少气泡的产生,延长其使用寿命。
应用案例:
低场核磁技术研究研究为何双85老化条件下,胶会起气泡
4号样平整无暇,5号样就有气泡生成。同样,低场核磁技术分析原因。
5号样品软段弛豫时间偏长,其它组分差别不大。说明5号样软段偏软。
建议:软段变硬(调控预聚程度)
通过软硬段分析,低场核磁技术从微观角度指导工艺调控。